发现了一个最近很火的Python Web框架——Flask,在Github上已有10K级的Star, mitsuhiko-flask——有Python的sinatra框架之称。
简介
说起Flask就不得不提到Werkzeug,Werkzeug是一个符合WSGI规范的基础库,其中包含有很多Web开发的 常用功能,比如:请求响应模型的类抽象,url路由,cookie实现,web调试界面等基础功能。Flask是基于 Werkzeug的高层封装,添加了更完备的web开发功能。
缺点
先说Flask的缺点吧,一个缺点就是太新,目前还处于Beta状态,不太适合对稳定性要求较高的项目。虽然 Flask文档质量很高,但是目前使用Flask的项目很少,某些错误很难得到及时的反馈。而且不像Django带有 功能健全的contrib,Flask采用的是可插拔的扩展设计,扩展插件的所有权都分散在个人开发者手上,因此 Flask的插件质量不像Django那么有保障,在使用之前要做好调研才行。
优点
-
易于扩展,不同于Django的模块高耦合,Flask除了基础功能,像诸如数据库ORM、后台管理等功能都需要 用第三方扩展来完成,如SQLAlchemy和Flask-Admin,模块之间的耦合度低,比如想在Flask下使用非关系型 数据库也很简单,安装扩展Flask-PyMongo即可,而Django若想使用MongoDB而且不用任何关系型数据库 的话,则内建的后台管理模块则无法使用了,Django的后台管理界面很不错,期待对MongoDB的支持。
-
配置方便 相比起Django来说,Flask相对不是那么的依赖配置,Flask的设计准则里有一条“约定优于配置” (convention over configuration),因此在Flask里,像template文件夹路径,static文件路径 都是不需要出现在配置文件中的,因为这些细节一般都是固定的,很少有人会去改动,出现在配置文件中不但 显得多余,还有可能会对其他的配置产生干扰,给维护带来困难。 而且相比Django把几乎所有的配置存放在一个文件里,Flask的配置则是分散化的,数据库的配置可以单独 在Flask-SQLAlchemy初始化时配置,使用的插件可以在单独的exts.py文件中导入,而不是强制要求写在 同一个配置文件里。
-
Blueprint Flask的模块化是由Blueprint类来完成的,可以通过给Blueprint指明url前缀,从而注册一个带有子域名 的模块,使用
@blueprint.route
装饰器来添加url路由也更加简洁,之后这个模块还可以在多个app之间 共享,这样做比起Django的多个app的组织方式更合理,因为多个app之间的独立性较强,之间不容易共享 共有的代码。 -
模板语言 Flask默认的模板使用的jinja2,在众多的模板语言中,我觉得jinja2是功能最完善的,比起Django模板, mustache、jade等,jinja2是功能最丰富的,更pythonic,更容易扩展。比如要添加自定义标签,只需要 使用装饰器
@app.context_processor
装饰一个函数,然后返回一个包含有要添加到模板上下文的变量或 函数的字典即可,在模板引擎初始化时会加载自定义的符号,然后就可以在模板中像使用python变量或函数 一样的使用就行了。
如果不喜欢jinja2模板,替换也很简单,很多扩展都重写了render_template
方法,可以直接替换
flask.render_template
函数,Flask很灵活,容易扩展,给开发者很大的自由度。